力和運動
運動 描述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會以「快慢」來形容物體的運動。在科學 科,我們描述物體的 運動 通常是為了指出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 變化。 假設你正站在行人輸送帶上(圖 11.1 ),每一秒向前移動 0.5 m 。 我們便說你的 速率 為 0.5 米每秒( m/s 或 m s − 1 )。速率越高,表示 你移動得越快。 11.1 A 平均速率 = 總距離 總時間 物體在整趟旅程中或會時快時慢,速率不定。要展示物體大致 移動得多快,我們可計算它整趟旅程的 平均速率 。 看看以下兩個例子。 1. 偉強在 10 s 完成了 100 m 的賽跑比賽。他的平均速率是 100 m 10 s = 10 ms − 1 2. 思俊花了 10.6 h 完成香港島環島游,總距離為 45 km 。 他的平均速率是 45 km 10.6 h = 4.25 kmh − 1 日 常 另 一 個 常用的速率單位 是 公 里 每 小 時 (符號: km/h 或 km h −1 )。圖中的車速顯示器顯示 小巴正以 19 km h −1 的速率前進。 運動 motion 速率 speed 平均速率 average speed 圖 11.1 行人輸送帶上的運動 0 s, 0 m 1 s, 0.5 m 2 s, 1 m 3 s, 1.5 m 4 s, 2 m 159 力和運動 11 學習目標 1. 明白平均速率、距離和時間之 間的關係。 2. 說出米每秒 (m s −1 ) 是速率的 單位。 課堂互動 1. 學生在數學科學畢指數定律 後,才會較容易明白負指數 (s −1 ) 是甚麼。 2. 香港的車速限制是以 km h −1 來表示。 課堂互動 Q: 小巴車速監察器的讀數,顯示 小巴的平均速率還是小巴在某 一刻的速率? A: 顯示小巴在某一刻的速率。 © 聯合培進教育出版(香港)有限公司 2024 本書版權為聯合培進教育出版(香港)有限公司所有。如未獲得公司之書面同意,不得以任何方式或任何手段進行複製、儲存或轉發本書全部或任何部分之內容。 樣章
Made with FlippingBook
RkJQdWJsaXNoZXIy ODY0MTQ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