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於掌握的 DSE 生物學問題精要 2

146 ׸׵౛౥ٙ %4& ͛ ي ኪਪᕚၚ ࠅ 單元 15 生態學 A. 多項選擇題 1. A 螞蟻得到食物,樹木得到保護,這是一種互利共生。 2. C 螞蟻通過抑制樹木開花,對它們造成傷害,因此螞蟻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寄生 蟲。總括來說,螞蟻是屬於寄生物還是共生生物,取決於這兩種相互作用對 樹木造成的相對影響。這個例子顯示,兩個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是固定和 直接的。 3. D 牠們爭奪生境和獵物。 4. A 啄牛鳥從牛隻獲得食物,而牛隻因為皮膚寄生蟲被去除而得益。這是一種互 利共生。但是,當啄牛鳥從牛隻身上吸血時,牠們會因為對牛隻造成傷害而 成為寄生物。 5. C (2) 是正確的,因為更多的飼料魚會吃掉更多的浮游動物,以減少其種群數 目。 (3) 是正確的,因為捕食者較少會導致更多的飼料魚,因而會把更多的 浮游動物吃掉。這種影響是間接的,稱為營養級聯。 這種食物鏈顯示一種由上而下的控制,其中營養級較高的生物控制着營養級 較低的生物的種群數目。如果食物鏈是由下而上的控制,那麼所有營養級 的種群大小變化都會朝着相同的方向。有時,控制可以是由下而上和由上而 下,這取決於特定的生態系統。 6. D 一種生物可以位於多於一個營養級。營養級的平均值可以根據生物從不同營 養級所吃的食物的相對分量來計算。 7. D (2) 是可能的原因。如果額外的鼠可以被狐狸和貓頭鷹吃掉,那麼鼠的數目 就不會增加。狐狸和貓頭鷹似乎不及鷹般作為高效的捕食者 — 狐狸不能飛, 而貓頭鷹只在夜間捕食。 (3) 是正確的。如果蛇有其他捕食者,牠們可以取 代鷹的角色,使蛇的種群數目不會增加。 8. C C 是正確的,因為鷹位於營養級的最頂層,受生物放大作用的影響最大。生 物放大作用是由於各營養級的總生物量沿食物鏈由下而上持續減少,導致較 高營養級累積的有毒物質(如重金屬、殺蟲劑和珊瑚毒素)濃度較高。因此, 食用位於較低營養級的動物更加安全。 9. C 10. C 失分陷阱 ! C 是錯誤的,因為即使獅子殺死鬣狗,也不會吃掉 牠們。因此這不屬於捕食關係。 失分陷阱 ! (1) 是錯誤的,因為更多的浮游植物會增加浮游動 物的種群數目,而不是減少浮游動物的數目。 © 聯合培進教育出版(香港)有限公司 2024 本書版權為聯合培進教育出版(香港)有限公司所有。如未獲得公司之書面同意,不得以任何方式或任何手段進行複製、儲存或轉發本書全部或任何部分之內容。 樣本

RkJQdWJsaXNoZXIy ODY0MTQz